close

      LED照明應用逐漸普及的過程中,大家大多注意到LED燈關於能耗色溫、演色性、配光曲線等等的問題。但忽略了LED燈具可能造成生理問題。

    像最近非常熱門的抗藍光眼鏡,就是希望過濾LED背光或照明在藍光波段的高亮度,降低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此外,LED在成本的考量的設計下,捨棄掉transformer,因此在交流電源供電情況,很容易產生的閃爍(Flicker)或頻閃效應(stroboscopic effect) ,業界為了簡化常統稱為Flicker現象。若產品是銷售到50hz供電國家或是燈具搭配傳統調光系統,更會劣化此問題。

 

 

    閃爍及頻閃效應的產生原因一般是由於光源隨時間快速而週期性的跳動。頻率在60hz頻率以下

,人眼都能覺察到光源的閃爍而且敏感與頻率有關,稱之為閃爍Flicker。而高於60hz以上,雖人

眼無法察覺,但若物體運動或轉動頻率跟光源閃爍頻率相同(或是倍數關係)時,物體好像靜止不動。這就是頻閃現象,它是一種我們在日常的照明中不希望發生的現象。頻閃造成的錯覺,容易造成公安意外。長期在此光源下,容易引起人員疲勞,嚴重者造成人員頭痛、心悸及眼睛傷害。國外的醫學研究也有觸發癲癇發作的情形。另外,大眾常用手機作為生活紀錄,當頻閃問題嚴

重時,拍攝下來照片就會看到一明一暗的條紋,影響LED到商業照明的推廣。

via i-boso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D照明-群能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