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會有一些客戶(設計師、水電師傅、終端使用者)來反應:你們公司的燈泡壞了,開關都關了還會一閃一閃,或是微亮,換了一顆也一樣,怎麼品質這麼差?!
這個問題不止存在於LED燈,也不只某一些燈種,有些使用者發現是天花燈、崁燈、T5燈甚至是面板燈都曾有出現這一現象;有些水電師傅甚至還指證歷歷說道,這只有xx品牌的xx燈才會存在這種現象,換一個品牌就好了~
偶爾會有一些客戶(設計師、水電師傅、終端使用者)來反應:你們公司的燈泡壞了,開關都關了還會一閃一閃,或是微亮,換了一顆也一樣,怎麼品質這麼差?!
這個問題不止存在於LED燈,也不只某一些燈種,有些使用者發現是天花燈、崁燈、T5燈甚至是面板燈都曾有出現這一現象;有些水電師傅甚至還指證歷歷說道,這只有xx品牌的xx燈才會存在這種現象,換一個品牌就好了~
近日,美國能源署(DOE)最新發佈了有關博物館固態照明(SSL)的檢測報告,不同於以往基於特定的LED燈具細節的大多數報告,該報告中還包含了對46家使用LED照明的博物館的館長、董事、照明設計師及其他專業人員的調查問訪。儘管能源利用效率是決定使用固態照明的重要因素,但在對LED照明進行評估時,還會綜合考慮燈光質量、對藝術作品的損壞可能性等關鍵因素。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指出,2014年全球光電產業總產值5,766億美元,其中,台灣光電產業產值約占12%為674億美元,相當於2兆467億新台幣,產值相較於2013年呈持平表現。台灣LED元件產值為全球占比第一,預計2015年台灣LED元件產業規模,將持續成長達14%約53.66億美元。
近年來,全球LED元件區域產業規模變化較大,其中又以中國成長最為迅速。PIDA LED事業部資深分析師呂紹旭表示,由於中國本土LED廠崛起,美國LED大廠如科銳(CREE)較不如過往吃香,因此在LED元件產值上有所衰退。韓國則是因顯示器占比較高,以及三星(Samsung)退出LED照明成品事業等問題,以致整體產值下滑。台灣表現得中規中矩,呈兩位數成長;日本方面雖成長較小,但日亞化學(Nichia)也有兩位數成長,表現不俗。整體來說差異將愈拉愈大,未來中國LED廠會發展得更加耀眼。
受惠於庫存消化步入尾聲,急單進場挹注,晶電 (2448) 去年12月營收終結連5月衰退,逆勢勁揚14.55%,重新站穩20億元整數大關,絲毫不受盤點因素衝擊,法人預期,LED補庫存買盤啟動,LED廠第1季可望淡季不淡。
累計晶電去年全年營收達277.13億元,年增率達24.55%,與億光 (2393) 的306.12億元同步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晶電今年可望跟上億光成為10億美元等級的公司。
根據LEDinside最新LED燈泡零售價調查顯示,今年(2014年)12月,全球取代40W的LED燈泡零售均價呈現約0.9%的微幅下降,達到12.4美元;取代60W的LED燈泡全球均價呈現2.4%下降,達到16.4美元。整體上看,本月價格降速均有所放緩,中國地區由於雙十一促銷結束,LED球泡燈價格有所回檔;美國地區也由於聖誕促銷活動的結束,取代40W的LED球泡價格有所提升。
「狼」可能真的要來了。12月19日,《國務院關於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下發,《通知》要求全面清理已有的各類稅收等優惠,「通過專項清理,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優惠政策一律停止執行,並發布文件予以廢止」。
雖然多家中國LED晶片企業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還未接到取消補貼的相關消息,但作為多年的政府補貼大戶,不少企業已經戰戰兢兢。業內人士表示,若取消政府補貼,LED晶片行業將迎來一輪更加殘酷的洗牌。
國務院清理稅收優惠
此前,LED晶片產業一直都是政府補貼大戶,各種補貼促進了產能爆炸的發展,但也導致出現各種問題。
實際上,取消LED晶片補貼的呼聲早已有之,不少行業人士認為,LED補貼政策催生了虛假繁榮,並導致產能出現嚴重過剩。今年9月,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燕生在一個論壇上表示,從政府部門職責來講,不應該再去提供各種補貼,而是要加大市場監督。
取消補貼讓LED企業獨立行走,成為行業內的一種共識。去年3月,深圳就突然廢除LED產業規劃,這被外界解讀為LED補貼政策回歸理性的表現。不過,此次國務院會具體怎樣收緊LED政策補貼尚無具體消息。企業和一些專家也表示,暫未收到相關文件。
「公司這邊還沒有收到這個消息,這樣的政策沒有下達過來。」華燦光電證券事務代表亢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我們目前還沒有收到取消補貼和稅收優惠的任何官方文件。」三安光電董秘王慶說,「我們也聽到很多傳聞,說政府要取消對LED晶片公司的補貼政策。按我們的理解,傳言應該是媒體根據前不久國務院下發的清理規範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推斷出來的。」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阮軍表示,他目前還沒有聽到要取消LED補貼的相關消息。
不過,上述《通知》要求:「未經國務院批准,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對企業規定財政優惠政策。對違法違規制定與企業及其投資者 (或管理者)繳納稅收或非稅收入掛鉤的財政支出優惠政策,包括先征後返、列收列支、財政獎勵或補貼,以代繳或給予補貼等形式減免土地出讓收入等,堅決予以取消。」
也就是說,地方政府吸引LED晶片企業落戶投資,用財政進行補貼,必須經國務院審批,審批方式已明顯收緊。佛山照明燈具行業協會會長吳育林表示,此前很多補貼和優惠都是地方主導,現在要由國務院審批,預示補貼政策收緊成為大勢所趨。未來企業要生存,根本還是靠自己的競爭力,由市場說了算。
LED企業患上補貼依賴症
2014年的殘酷淘汰賽從4月份一家LED顯示屏企業的倒閉開始,便拉開了序幕。
LED照明近百億元的市場規模,勾勒出一個讓人垂涎三尺的畫餅,流通渠道的爭奪在2014年也日趨白熱化,其中億光照明、國星光電、科思柏麗、史福特照明、朗士照明、木林森、佛山照明、奧其斯等廠商為代表,施行人海戰術、廣告轟炸的營銷模式,在各地舉行招商大會,重金砸向渠道。然而在LED照明新時代,這種傳統渠道模式似乎並不十分奏效。